《中轴之门》李哲著北京日报出版社在中轴线话题炙手可热的当下,认知北
《中轴之门》李哲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
在中轴线话题炙手可热的当下,认知北京历史文化,已然绕不开这条贯穿南北的文化主轴。即便如此,我们还是会期待不同视角的出现。日前,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《中轴之门》,便做出了新的尝试。本书以“门”为线索,结合三百余张珍贵历史影像,带领我们叩开一扇又一扇穿越历史时空的大门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以门为动线串联中轴故事
一提到北京的门,大多与城墙相联系,“内九外七皇城四”,是我们熟悉的关于北京城门的俗语。而在我们熟悉的中轴线讲述中,又往往是以中轴线上的建筑为线索,串联起整体的脉络。这其中,中轴线上的“门”很少被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观察对象。而事实上,这背后的因由很好理解。
北京本就由一层又一层的城墙构成,而“大圈圈中小圈圈,小圈圈里黄圈圈”的城市,必然需要非常多的门户,来保证不同城市空间中居民的生活往来。这些门之间并不孤立,而是有着密切的动线联系。厘清这些动线,也就能更清楚认知不同时期北京城内的活动,见到一座活的北京城。
北京城本身就是一座风云嬗变的历史舞台,北京城里的“门”,自然会成为许多故事的发生地。在这样一座舞台上,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演员动线不断交叉,也就勾连起了越来越多的内容。一座门,便不仅是人员通行的出入口,也成为我们出入历史时空的关隘。
就像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设想:可不可以从中轴线的南端走到北端?而在实际操作中总会发现有走不通的地方。回到不同的历史时空中,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。那么为什么会被卡住?卡在了哪座门?不同身份的人在这条线上的活动范围又有着怎样的区别……这时你就会发现,弄明白不同“门”的故事,这些问题也就有了答案。
从这一层面认识到北京城中“门”的特殊性,我们就可以理解,为何由一座座门组成的动线,可以串联中轴线上的故事。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,是作者分析北上门朝向问题,以及对于分布在北京城中几组“三座门”的梳理。相较于永定门、正阳门、天安门、地安门这些为大家所熟知的门,北上门和“三座门”因为均已消失,并不甚为人所知。但作者对它们的关注,并非是拘泥于一小处问题,而是希望厘清这些门在旧时皇城体系中的作用,进而为读者呈现当时皇城区域的管理与规划。这些文章读来有趣,作者爬梳整理文献资料的功力,也可见一斑。
为文字记录提供“真实画面”
以门为线索,是作者的基本思路之一,而《中轴之门》的另外一大特点,则是对于影像资料的纯熟运用。
北京的历史影像资料十分丰富,自1860年英国摄影师费利斯·比托为北京拍下目前所见最早一组照片开始,各个历史时期的影像记录都没有缺位,内容涵盖了城市空间、民生百态、历史事件等诸多方面。这样丰厚的影像,为作者提供了充足且扎实的资料基础。
但正因为影像资料的庞杂,如何选择、如何甄别,对于研究者是不小的考验,否则便是入宝山而空回。而对于《中轴之门》的作者李哲来说,多年来浸淫其中的专业素养,使他可以从容地调配这些材料,为许多用文字讲述就已经非常精彩的故事,提供更为真实的历史画面,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。
譬如书中对正阳门重修及改造的呈现。在传统的文字记述中,这两项内容占不到多大的篇幅,读来也并无太多波澜,尽管细节颇多,但更像是比较专业的工程报告。即便是对今日的正阳门城楼有些概念的朋友,或许也难以想象这里曾经发生的变化。
照片的加入改变了这种观感。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正阳门在庚子国变前的最后留影,数日之后,城楼与箭楼成为残损的废墟,这种感受,只有看到照片中残烬灰烟还未散尽的景象,方能感受得更为真切,仿佛我们已经置身于那个国破山河在的历史现场。
同理,随后进行的重建,如果没有照片中杉篙笼罩正阳门的景象,以及城楼下一字排开的车马,我们很难在今天的城市尺度中,去想象这样一场工程有多么浩大,以及在当时一座城门的体量。而进入民国,经过朱启钤主持的改造工程后,这一带的景貌发生了明显变化,这种变化不仅是具体建筑形态的改变,更影响了这一处城市空间的氛围,想要传达出这种从旧日帝都到现代城市的变化,非影像不能实现。这样置身历史现场的体验,在阅读《中轴之门》一书时还有很多。
用影像资料发现新的问题
尽管围绕中轴线区域的影像并不稀见,但依旧有其特殊性。结合对于“门”的动线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,不同历史时期,北京中轴线上有不少区域是难以进入和穿越的,更不用说有拍摄照片的可能。而这样的客观条件,也为“用影像讲故事”的作者带来两个挑战。
首先,一些照片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拍摄的?这背后一定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因由,只有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楚,方是一段值得讲述的故事。其次,因为活动受限,一些门的照片也就变得珍贵,如何辨识具体信息?如何发现不同时代间的变化?甚至如何从中发现“非照片不能讲述”的故事,对于作者来说,这是最硬核的内容。
《中轴之门》里,作者对于这两重挑战都给出了精彩的回应。
第一个问题,较有代表性的是“绝望的炮击”一节。在这一节中,作者一改文风,依托庚子期间来华美军回忆录等史料,为读者进行实时的“战地报道”。几时进军、战况如何,这些战场细节被娓娓道来。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抽离,再去回看作者整理出的影像,作为读者的我们方能理解这些影像的来由。
第二个问题,在书中有专门的一章“门之谜团”,其中多为从影像中读出的问题。譬如“匾额之谜”中,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各处城门、桥、牌楼等的照片,从中便发现了不少与惯常文字记载有所出入的部分。那么究竟孰是孰非,作者并不急于定论,而是在图文互参中,给出更接近真实的推论。
与之相似的,还有“正阳门的三口井”以及“正阳门石狮是‘轮岗’来的”等篇目,这些微观地理的小题目,只有在详细比对照片后,才会发现其中端倪,进而抽丝剥茧,还原出历史的真实面貌。至于这些小题目的推论过程,以及最终的结论,诸位不妨翻开《中轴之门》寻找答案。
尽管当下关于中轴线的著述已经十分丰富,即便是对相关内容有十分兴趣的读者,也难免陷入审美疲劳的状态,但还是请诸位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书,在《中轴之门》里,你依旧可以找到许多读来新鲜的掌故。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:影像不仅是被观看的对象、文字的点缀,也是一种讲述历史的方法。在影像价值日益凸显的当下,如何用历史影像解决问题、讲好故事,《中轴之门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