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,受到的教育不同,对人生也自然各有所求。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我们时常
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,受到的教育不同,对人生也自然各有所求。
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
(资料图片)
我们时常在想,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?
人这一辈子,辛辛苦苦,忙忙碌碌,生不带来也死不带去,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?
《红高粱》这部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人类特有的生命力。
《红高粱》是家莫言创作的中篇小说,"莫言"两个字,就是这部作品最好的标签。
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,关于他的成就早已被大家熟知,在这里便不再细细展开。
《红高粱》这部作品,是莫言的处女作。
毫不夸张地说,莫言先生凭借着《红高粱》把"高密北乡"安放在了世界版图之上。
《红高粱》最初于1986年在《人民文学》杂志问世。
1987年,包括中篇小说《红高粱》在内的五部中篇串成《红高粱家族》,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推出。
同年11月,香港出版《八十年代中国大陆小说选》,香港作家西西负责编选的第一辑就推出了莫言的《红高粱》。
1993年,维京出版社出版了由葛浩文教授翻译的《红高粱》,葛浩文被中美媒体称为"莫言唯一首席接生婆"。
1989年,日本翻译家井口晃翻译出版了《红高粱》,1990年又出版了《红高粱》(续)。
2014年10月23日,莫言《红高粱家族》的爱沙尼亚语版也在爱沙尼亚的塔尔图举行了首发。
莫言和《红高粱》影响了国内无数作家,早在1986年,中国内地就开始接触拉美文学,家族叙事和魔幻主义成为文学青年心中文学创新的样板。
其中,"人的解放",成为他们这代人新的价值观。
莫言的《红高粱》几乎是满足了一个时代的阅读期待,他以家族回忆的方式替代了民族、国家这些宏大的词汇,开创了全新的叙述人称"我爷爷我奶奶",被称之为‘新历史主义’的开山以及代表之作。"
《红高粱》让小说家毕飞宇相信"小说家的器官原来是长在小说里的,同样,小说原来是长在小说家身上的"。
2018年9月,《红高粱》如期入选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。
莫言在《红高粱》中贡献出了诡谲的想象力,淋漓尽致的语言,饱满的生命力,和张扬的个人意识。
《红高粱》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、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,故事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却都是正义和邪恶的化身。
小说主要通过"我的奶奶"戴凤莲以及"我的爷爷"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,讲述了一首发生在山东的生命赞歌。
《红高粱》主线是"爷爷"余占鳌率领的武装压击日军,辅线是"爷爷"余占鳌和"我奶奶"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。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是高密东北乡,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的是自发的造反势力,有的是混乱和无纪律的地方首领,他们没有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主动意识,他们反抗的原因来源于为自身的生存而抗争。
当然,故事最吸睛的必然是主人公余占鳌,他既是个土匪,又是抗日英雄。
血气方刚,敢作敢为,英勇杀敌,是一名英雄。
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中,莫言描绘了一个血红的世界,一片片鲜红的红高粱,那些永不服输的血性与气概,不言而喻。
然而今天更想为大家分析的是抗日战争中的女人们,女主人公戴凤莲的人生。
女人,一定要活出自己的生命力。
创作戴凤莲这个角色时,莫言对她倾注了许多心血。
故事中的"我"是这样描述她的:我奶奶的一生‘大行不拘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’,心比天高,命如纸薄,敢于反抗,敢于斗争,原始一以贯之。
戴凤莲是一个有着花一样容貌,火一样性格的女子。
十六岁那一年,戴凤莲被父母卖给了一个麻风病人单扁郎,只为了换一头骡子。
但是她没有寻死觅活,也没有逆来顺受,她抱着一把剪子,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。
回门那一天,戴凤莲遇到了余占鳌,她毫不犹豫地与这个男人发生了关系。
对面心爱的男人,她这样说道:我是我自己的。她不是戴家女儿,也不是谁的妻子,她的身子、灵魂只属于自己。
戴凤莲毅然而然地跟家里决裂,她不忌讳人言,也不畏惧未来,她活得洒脱自我,只为了自己的本心。
读到这里,我们也似乎被这个女人所折服。
书中的戴凤莲是那样炙热,带着满腔的孤勇,肆意挥霍地走在人间的大道上,这样的女人不管在哪里,都能够活出自己的璀璨人生。
当第三者恋儿插足自己的婚姻,戴凤莲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,相反的,她选择一种特殊的方式,对余占鳌发起了竞争。
挣脱了封建礼教,戴凤莲的身上有一种神秘的张力。
这种张力,就是一种生命力。
戴凤莲反复思考自己的人生,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,也正因为如此,她才能够在这场丰伯忠明白自己对余占鳌的深情,选择重新回到了他的怀抱。
生而为人,一定要有自己的格局。
抗日战争时期,高粱地自然也逃不过日本人的魔爪。
戴凤莲支持自己的丈夫成立抗日队伍,在这个期间,余占鳌的叔叔糟蹋了村里的一个姑娘。
副官上报后,余占鳌置之不理,因此想要辞职。
戴凤莲知道副官是一个人才,在关键的时候站了出来,义正言辞地让丈夫做出决定。
余占鳌怒火冲天,戴凤莲也会毫不客气地怼他是一个窝囊废。
她从不畏惧强权,更坚定自己的选择。
最后,余占鳌输了,他下令枪毙了自己的亲叔叔。
军法如山,不管是谁,都没有被纵容的权利。
戴凤莲不仅仅是余占鳌的妻子,更是他的言官。
她智勇双全,某事果断,哪怕是一个女子,这也丝毫不妨碍她成为一个英雄。
戴凤莲强大,但并不强势,她支持丈夫的事业,但也不把自己看低了。
她懂得分寸,始终保持自我独立,不苟且现世安好,也懂得成就彼此。
这样的戴凤莲,仅仅用"聪慧"两个字来形容,便过于单薄了。
她有自己的人生格局,因此她才能掌握自己的婚姻与生活,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体面。
人生的维度,决定了生命的高度。
为了支持抗日,戴凤莲让唯一的儿子前去战场,她自己也玉颜埋没高粱地。
在那样一个封建保守、女性意识受到压制的年代,戴凤莲死之前最后的独白可以说是一道炽烈的冲撞:"天,什么叫贞洁?什么叫正道?什么叫善良?什么叫邪恶?你一直没告诉过我,我只有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,我爱幸福,我爱力量,我爱美,我的身体是我的,我为自己做主,玩牌不怕罪,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,我该做的都做了,该干的都干了,我什么都不怕,但我不想死。"
读到这里的时候,我们似乎也同样为她而不平。
这是多么炙热的女子啊,莫言创作戴凤莲时,抛弃了"贤妻良母"、"窈窕淑女、"温柔贤淑"这样的标签,塑造了真正的女中豪杰。
确实,书中的戴凤莲死了。
她发出了最后一声呐喊,完成了自己的解放,也跟着鸽子飞向了远空。
但是戴凤莲身上那一种温热、丰腴、泼辣、果敢的女性美仍然让我们久久无法回神。
这世间总有生生死死,有的人肉身死了,但精神永存。
戴凤莲便是这样的一个"奇女子",在她的身上,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滚烫与火热,哪怕故事结束了,我们也会得以滋养。
这种滋养,推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往前走,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运转。
莫言创作的《红高粱》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铮铮铁骨,这些没有姓名的男人女人们都值得被所有人铭记。
而这一片生机勃勃的高粱地,洒满了农民耕种时的血汗,洒满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铁血,更展现了人类生命力的一片血红。
我们也同样如此,在人生片高土上,我们需要的是抛头颅洒热血,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断努力,不留遗憾。
读完红高粱,才知道女人到底该怎么活,不得不给作者莫言点个赞。
希望读到这里的我们,都能有所收获。